辽宁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始建于1951年,历经“锦州工学院”“辽宁工学院”等发展阶段,2007年3月更名为“辽宁工业大学”。学校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中心),全日制在校生14500多人,其中本科生12709人,硕士研究生1269人。学校占地面积63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19亿元,图书馆藏书 134万余册,数字资源量达到56万余册。学校秉承“砺器悟道”的校训精神,培育和发扬“严谨求实、勤学进取”的优良学风,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10万名优秀人才。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学科和平台建设。拥有辽宁省一流学科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8个;建有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重点实验室7个,辽宁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教学团队4个,辽宁省专业带头人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兴辽英才计划”攀登学者1人、特聘教授1人、青年拔尖人才7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59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辽宁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百人层次3人,辽宁省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3人。3人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发布的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榜单。9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人才成长计划,15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现有4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8个,省示范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3个,省本科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7个。获批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批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高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省汽车制造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1个。获批省一流本科课程52门,省级精品课15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9门,省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课程32门,辽宁工业大学MOOC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上线运行课程1100余门。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项,省教学改革项目11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教材建设奖11项,省级精品教材、规划教材8部。 学校坚持打造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发展。学校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6万平方米大学生实验实训中心1个。构筑了以创新实践训练为主体的“实践创新、创新选育和创业孵化”三级进阶式培养平台,构建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创建了“学业、创新创业、职业和就业”的“四业”指导服务平台,建立了长效的驱动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着力打造创新创业课程,大力开展校级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选育项目和孵化创业项目计划,强化提升创新创业竞赛水平,形成了“创新﹒创业﹒创青春”的校园文化。中国大学生汽车方程式大赛连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屡次收获国家级一等奖,各学科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奖项年均突破百项。2017-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获奖排名分列全国高校第132、141、112、100和115位,多次单年度进入全国高校百强,位次持续均居于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前列和辽宁省省属高校首位。 学校重视发挥科研引领支柱作用,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近五年共完成了包括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5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8项。多次入围中国大学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百强高校,2篇论文获国际计算智能协会杰出论文奖(Outstanding Paper Award)。学校秉持“开放办学”理念,加强校地融合,产研融合,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建立了“辽宁工业大学海城研究院”“辽宁工业大学-万得汽车未来技术研究院”“辽宁工业大学-维森智慧城市研究院”“辽宁工业大学智能包装装备研究院”“辽宁工业大学应急装备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10余个,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完成科技成果转化400余项,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深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先后与韩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新西兰、泰国、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在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批“中欧学分互换”项目,2017年和2020年获批“丝绸之路”奖学金项目。目前,学校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近600名留学生,其中学历留学生数量占90%以上。 巍巍辽工,煌煌其著,砺器精湛,悟道深远。70年的改革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奋勇向前!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教学团队4个,辽宁省专业带头人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兴辽英才计划”攀登学者1人、特聘教授1人、青年拔尖人才7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59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辽宁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百人层次3人,辽宁省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3人。3人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发布的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榜单。9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人才成长计划,15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 《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
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C+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C- |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 | 推荐指数 | 推荐人数 |
---|---|---|
会计学 | 4.8 | 100 |
供用电技术 | 4.8 | 2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4.8 | 23 |
给水排水工程 | 4.7 | 49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4.7 | 67 |
建筑学 | 4.6 | 136 |
统计学 | 4.6 | 3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6 | 387 |
汽车服务工程 | 4.5 | 72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4.5 | 17 |
经济学 | 4.5 | 31 |
艺术设计 | 4.5 | 12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5 | 73 |
应用化学 | 4.5 | 19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5 | 92 |
土木工程 | 4.5 | 420 |
材料工程技术 | 4.5 | 17 |
工商管理 | 4.4 | 107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4.4 | 34 |
工业工程 | 4.4 | 53 |
车辆工程 | 4.4 | 207 |
机械电子工程 | 4.4 | 109 |
电子商务 | 4.4 | 28 |
金融学 | 4.4 | 31 |
工程管理 | 4.4 | 102 |
物流工程 | 4.4 | 84 |
自动化 | 4.4 | 193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4 | 89 |
环境工程 | 4.4 | 43 |
数控技术 | 4.4 | 37 |
日语 | 4.3 | 93 |
市场营销 | 4.3 | 86 |
英语 | 4.3 | 95 |
环境科学 | 4.3 | 47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3 | 109 |
交通工程 | 4.3 | 33 |
电子商务 | 4.3 | 42 |
计算机信息管理 | 4.3 | 23 |
通信工程 | 4.2 | 80 |
工业设计 | 4.2 | 111 |
软件工程 | 4.2 | 20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2 | 43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2 | 116 |
网络工程 | 4.1 | 123 |
广告学 | 4.1 | 96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1 | 125 |
电子信息工程 | 4.1 | 10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0 | 84 |
传播学 | 4.0 | 70 |
交通运输 | 4.0 | 73 |
材料物理 | 3.9 | 69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9 | 50 |
软件技术 | 3.9 | 20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3.9 | 52 |
汽车电子技术 | 3.9 | 39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3.9 | 3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3.7 | 53 |
环境设计 | 3.2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