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以原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基础重建,隶属战略支援部队,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担负着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学校有80余年的办学历史,前身是军委工程学校第二部、第三部和东北民主联军测绘学校,先后为国家和军队培养20余万高素质人才。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首批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军队唯一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全军出国人员外语培训基地、外国军事留学生汉语培训基地。 学科专业 学校建有理、工、军、文、管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测绘导航、外国语言文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特色优势鲜明。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0个全日制专业学位授权领域,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办78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军队(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特色建设专业。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军队(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测绘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进入国家A级学科,其中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蝉联全国第二。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2000余名教学科研人员,拥有博士生导师153人、硕士生导师44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相关专家7人,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军优秀教师3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5人,何梁何利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奖和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12人,全军科技领军人才3人、学科拔尖人才7人,4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4人被评为“全军资深翻译家”。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把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按照信仰立魂、素质立身、气节立志、本色立业的思路推进育人工程。学校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速推进现代化教学,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先后有6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41篇论文获全军(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36篇论文获军队(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600余人次获国际、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一等奖以上奖励,1人获得“钟家庆”数学奖、3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人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奖、2人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1个团队获全国首届高校网络安全联赛唯一特等奖,学员代表我国参加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世界军事定向越野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毕业学员中,2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15位成长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百余名成长为将军和省部级领导干部。 科研学术 学校学术气氛活跃,科研实力雄厚,成果丰硕,是军事信息领域科研创新的基地。先后承担了“863计划”、“973计划”、核高基等国家、军队重点科研项目3000多项,在“太湖之光”巨型高速计算机研制、“中国天眼”FAST超级射电望远镜建设、载人航天、探月计划、量子信息、北斗导航、国家高速信息示范网等重大专项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1999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国家自然科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0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5项。一大批成果在奥运及“两会”安保、9·3阅兵、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海外护航、”洞朗”对峙“和平使命”联合军演、抗震救灾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学校将在网络空间安全、时空大数据、人工智能、可见光通信、拟态防御、量子信息等领域持续用力,努力打造军事信息领域的科技创新高地。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近8000亩,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洛阳市涧西区,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教学科研场地场馆先进、设施设备齐全,拥有各类实验室和教学训练场馆400余个,建有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病毒防御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工程中心、中国遥感定标场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实验平台,拥有万亿次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网络对抗训练靶场等。建有游泳馆、体育馆、地下射击场、汽车驾驶场等训练场所。建有全军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图书320余万册,数字文献资源355TB,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 2019年,学校计划招收普通高中青年学生1150人,其中,文科生109人,女生177人,非指挥类专业招收490人。非指挥类专业招生占比、文科专业招生数量和女生招生数量均居军队院校首位。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信息工程大学。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截止2020年9月,学校现有2000余名教学科研人员,拥有博士生导师172人、硕士生导师390人 [18]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相关专家7人,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2人 ,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军优秀教师3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5人,何梁何利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奖和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12人,全军科技领军人才8人、学科拔尖人才14人,4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4人被评为“全军资深翻译家”, 2人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奖、3人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 。 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俊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王家耀、许其凤 国家级教学团队:军事地图制图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王家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