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成立于1999年4月,是浙江省首家进行高校体制改革试点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2004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浙江省首批独立学院;同年12月,通过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并获得最高等级评价。2010年,学院被授予首批“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2018年7月学院顺利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验收。2019年9月,学院整体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迁址到慈溪市办学。2022年,学院位列武书连全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第5名。 学院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设有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法学院、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材料化学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和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54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3万余名。学院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和实践能力强的“两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已累计为社会发展输送四万多名优秀学子。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各类学科竞赛成果、英语专业四级一次性通过率等连续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院连续三届在“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获奖,斩获两金一银的佳绩;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金奖总数位列全国所有高校第八、全国独立学院第一。2021年、2022年,学院在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均获得一金一银,连续两年获全国独立学院唯一金奖。 学院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自迁建慈溪办学以来,更加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积极探索实践“双轮驱动”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即通过建设高质量现代产业学院和高水平接地气研究院为应用型建设提供驱动力,统筹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服务等各项工作。学院相继成立了“公牛学院”“慈星智能产业学院”“新海学院”“小家电新电商学院”“芸济无人机学院”“福山创意学院”等产业学院以及“长华班”“力玄班”“方太电商精英班”“尤尼研学旅行班”“宁波市小家电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等产业班和产教融合联盟,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应用型转型新路径。成功获批2022年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浙江省产教融合联盟1个。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和成果被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学院成立应用技术研究院、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院,并与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慈溪市金喜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地方服务等方面持续深化多方位、多层次的校政企合作,形成了共赢的局面。 学院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流,不断扩大与海外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与美国朱尼亚塔学院合作举办的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正式批准;与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共建宁波市“一带一路”西班牙语言文化中心;与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研修院共同成立宁波市首个国际汉语考培中心。学院还与英国、美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泰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40所高校(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本硕连读、学分互认等多层次合作项目。2019年、2020年学院在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发布的《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年度报告》中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独立学院第一。 当前,学院正处于深度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体“科院人”将继续秉持“追日、唯实”精神,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提高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朝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学院现有教职工350余人,师资队伍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为76.5%,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比例的为79.7%,学院师资队伍稳定,发展态势良好,广大中青年教师已成为学院发展的主体力量,能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需要。 学院共享宁波大学优质师资,聘请了宁大380余位教授、副教授及博士担任学院兼职教师,长期为学院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学院还聘请了55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办学以来,学院坚持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推荐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访学、参加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通过积极吸引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来我院工作,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师资队伍结构、数量、质量的协调发展。目前,我院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业务精良、富有活力、勇于创新,为新时期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 | 推荐指数 | 推荐人数 |
---|---|---|
翻译 | 4.6 | 14 |
城乡规划 | 4.6 | 26 |
会计学 | 4.5 | 295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4.4 | 29 |
工程管理 | 4.3 | 2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3 | 127 |
软件工程 | 4.3 | 12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3 | 81 |
物流管理 | 4.3 | 154 |
金融学 | 4.3 | 220 |
汉语言文学 | 4.2 | 98 |
英语 | 4.2 | 311 |
艺术设计 | 4.2 | 63 |
法学 | 4.2 | 70 |
电子信息工程 | 4.2 | 46 |
临床医学 | 4.1 | 130 |
通信工程 | 4.1 | 38 |
工商管理 | 4.1 | 99 |
动画 | 4.0 | 7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0 | 9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0 | 169 |
广告学 | 4.0 | 31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9 | 54 |
旅游管理 | 3.9 | 29 |
土木工程 | 3.9 | 142 |
应用化学 | 3.7 | 102 |
生物技术 | 3.7 | 35 |
日语 | 3.7 | 86 |
建筑学 | 3.7 | 48 |
生物工程 | 3.6 | 59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3.6 | 40 |
电子信息科学类 | 3.4 | 14 |
环境设计 | 3.2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