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坐落于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应用特色鲜明的省属本科院校。现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和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试点高校,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本科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苏台青年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近三年,在全省年度综合考核中,学校两次获评第一等次、校领导班子连续两年获评优秀等次。 学校现有枚乘路、北京路、萧湖3个校区,校园占地2560亩,校舍面积67万平方米。设有22个教学科研单位,71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46%,高级职称专业教师占比51%;硕士生导师538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引聘国家级人才1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特聘教授、省“双创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400余人次,省优秀教学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社科创新团队12个。 学校坚持一流引领,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扎实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建设,现有材料与化工、交通运输、农业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省“十四五”重点学科6个。专业应用型特色鲜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8个;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4个;获批省重点产业学院1个;国家“金课”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省部级以上重点教材50部。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等国家级平台5个,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岩盐与凹土资源深度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省盐化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等省部级平台45个,实现了学科专业省级以上平台全覆盖。 学校着力培养具有爱国奉献的恩来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乐群的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先后获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获批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5个,省优秀研究生课程2门,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2项,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多篇论文发表于国际化工领域顶级期刊。近5年,学生获“创青春”国赛金奖、铜奖各1项、“互联网+”国赛铜奖3项、“挑战杯”国赛三等奖4项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5800余项;考研录取率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就业率在96%以上。 学校坚持服务导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近5年获批国家自科、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其中,以第一单位获批江苏哲社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及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20余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00余件,实现专利转化600余件。学校深入推进校城融合“1111”工程,全方面深化与江苏,特别是淮安市各县区融合发展,自2017年以来,共签订合作项目2000余项,科研合作经费超5亿元,实现省技术转移分中心在淮安市各县区全覆盖。学校高教研究所获评“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苏北发展研究院获批“省级重点培育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库100强,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省、市主要领导批示。 学校先后与全球20余个国家及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物流工程本科教育,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共建成立中欧运河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与法国洛林大学、日本长崎综合科学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现在校外国留学生120人,其中留学生研究生49人,赴境外交流师生年均百余人。获教育部对台教育交流项目3项、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2个、高校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2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建设项目1项,省外国专家工作室3个、“江苏友谊奖”“江苏省人民友好使者”外国专家1名,“江苏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外国专家1名。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依法治校改革试点校、省文明校园、省和谐校园、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优秀研究生招生单位、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余次。 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作为。淮阴工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训,弘扬“明德尚学、自强不息”淮工精神,聚焦重点、突出特色、深化内涵,全力推进“淮工振兴”,全面实施“十个一流”,力争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博士600余人、副高级以上职称590余人;硕士生导师360余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引聘、双聘用国家级人才等高端人才百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批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特聘教授、江苏外专百人、江苏省产业教授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16人,获批江苏省“双创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240余人次;获批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11个。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 | 推荐指数 | 推荐人数 |
---|---|---|
工程管理 | 4.7 | 26 |
城乡规划 | 4.6 | 14 |
会计学 | 4.5 | 35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5 | 15 |
制药工程 | 4.5 | 24 |
自动化 | 4.5 | 11 |
建筑学 | 4.5 | 15 |
财务管理 | 4.5 | 47 |
土木工程 | 4.5 | 113 |
交通运输 | 4.4 | 1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4 | 99 |
软件工程 | 4.3 | 10 |
电子信息工程 | 4.3 | 3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2 | 68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2 | 27 |
车辆工程 | 4.2 | 4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2 | 108 |
应用物理学 | 4.2 | 1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1 | 13 |
工商管理 | 4.1 | 28 |
通信工程 | 4.0 | 2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0 | 21 |
汽车服务工程 | 3.9 | 14 |
公共事业管理 | 3.9 | 17 |
交通工程 | 3.9 | 19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3.8 | 30 |
物流工程 | 3.8 | 2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3.7 | 24 |
园艺 | 3.7 | 16 |
工业设计 | 3.7 | 15 |
英语 | 3.6 | 24 |
社会工作 | 3.6 | 20 |
艺术设计 | 3.5 | 19 |
农学 | 3.5 | 15 |
市场营销 | 3.4 | 10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3.3 | 22 |
人力资源管理 | 3.3 | 12 |
生物工程 | 3.1 | 27 |
环境工程 | 3.1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