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能源动力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6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3000人。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人选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0个。近年来,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成果转化贡献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近700件,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
系统自动显示投票数较多的部分高校,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东北电力大学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600余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人选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4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选33人;首批新世纪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5人;吉林省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3个。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更新时间:2021年4月)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 《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
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
0808 | 电气工程 | B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B-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C+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C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C |
0814 | 土木工程 | C- |
根据学生对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投票人数较少的高校暂时不显示。
专业名称 | 推荐指数 | 推荐人数 |
---|---|---|
电气类 | 5.0 | 18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4.9 | 20 |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 4.8 | 117 |
供用电技术 | 4.8 | 8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7 | 965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4.7 | 12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7 | 137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6 | 71 |
火电厂集控运行 | 4.6 | 144 |
会计学 | 4.6 | 169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4.5 | 80 |
应用化学 | 4.5 | 80 |
自动化 | 4.5 | 25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4 | 171 |
动画 | 4.4 | 25 |
工程管理 | 4.4 | 11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4 | 98 |
土木工程 | 4.3 | 16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3 | 61 |
软件工程 | 4.3 | 37 |
视觉传达设计 | 4.3 | 16 |
艺术设计 | 4.3 | 33 |
工商管理 | 4.3 | 28 |
给水排水工程 | 4.2 | 41 |
环境工程 | 4.2 | 73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2 | 3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2 | 29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2 | 18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4.2 | 15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4.1 | 35 |
日语 | 4.1 | 9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1 | 34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4.1 | 99 |
社会工作 | 4.1 | 40 |
市场营销 | 4.0 | 5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0 | 85 |
电子信息工程 | 4.0 | 5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9 | 77 |
英语 | 3.9 | 64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3.9 | 36 |
通信工程 | 3.9 | 85 |
环境设计 | 3.8 | 12 |
广播电视编导 | 3.7 | 3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7 | 64 |
能源化学工程 | 3.5 | 20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3.5 | 19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3.5 | 80 |
轻化工程 | 3.3 | 50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3.2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