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瀚河南省 新郑市2018/5/25 12:52:13一、明确一个认识
这个认识就是我们在参加的考试到底是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说“明确”呢?因为这个认识应该是从高二开始系统备考的时候,老师们要阐释、要渗透的东西,也是同学们要认识、要理解、要践行的东西。而到了考前的最后阶段,应该要静下心来花上一些时间再看看《考试说明》里的相关论述,回顾自己的备考过程。有了过去十多个月的认真备考,停下来回头看,整理思绪,常常有机会获得豁然开朗的觉悟。这可以说是努力之后的“顿悟”,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明确”,备考有了升华,也就更有利于克服考前的种种不良心态。
具体来说,就是回头看这几件事情。
(一)辨别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知道历史叙述是人们对历史事实描述的结果,包含选择哪些描述的内容,用怎样的语言和叙事结构进行描述,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
(二)理解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叙述者选择的内容、运用的语言、表达的结构必然包含着其对这个历史问题的认识和判断。
(三)能否发现问题和论证问题。面对历史叙述所呈现的历史现象,能不能发现问题,提出“为什么”,并且从不同角度,由浅入深地多层次说明和论证问题。
以上三件事情其实就是参加高考时要解决的问题。从解题的角度来说,全国卷相对更加强调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和学科方法,透过新现象,解决新问题。
清楚在试卷中这些由命题者提供的“新现象”是用怎样的语言和结构呈现出来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提取分析历史材料的信息,迅速准确的找到可迁移的所学知识。
熟悉考试要求的“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论证方法,就能在解决问题时做到角度全面、层次递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明确体现出论证的内容,构建起从史实到结论之间的桥梁,切忌简单堆砌。如果说要论证的观点是最后的建筑物,那么角度和层次就是梁柱,史实就是砖石,论证的表述就是连接的粘合剂。
二、克服两种倾向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对高考又有较高的期望值,难免会有情绪和心态的波动。比较常见的两种心态有:
(一)大局已定,过于放松。看课本一目十行,过眼不过心。做练习笔走龙蛇,草草了事。“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这种过于放松的心态的确是在浪费最后的黄金时期,虽然现在的文科考试不再注重考查简单记忆,但是相对而言文科考试的基础仍然还是大量知识的记忆。考前仔细看看书,发挥短时记忆的作用,减少知识的模糊点,考前认真练练笔,保持良好的解题习惯和题感,对高考的充分发挥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惊慌失措,加班加点。最常见的情况是感觉一片空白,似乎什么都不记得,一做就错。其实是这种心态在作怪,把自己的问题无限放大,最终只看到不足,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已经实现的进步。要克服这种不良倾向,首先应当对自己客观评价,肯定自己,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其次就是调节自己的身体心理状态,衡量利弊,在作息时间上要求自己,把最好的状态调整到考试的两个时段。
三、善用三类资源
考前十多天的时间,继续用好三种备考资源,不乱方寸。
(一)教材。考前翻翻书,减少知识的模糊点。还可以抓住一些常见考点,分析教材,理解教材是如何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各种历史范式,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历史叙述,得出历史结论。在看教材的同时,注意与当前时事热点结合,展开思考,不失为考前温书的好办法。比如“一带一路”问题,革命探索和革命精神问题。
(二)前几年高考题。在复习备考中,同学们已经做过前几年的高考真题了,但是在考前把过去两年的试卷完整地做一遍,好好揣摩一下还是有必要的。通过研究以往的高考题,了解试卷的结构,理解命题者的命题逻辑和方法,对于保持合理的解题思路很有帮助。
(三)模拟题。保持每天一定量的定时训练,比如每天用20分钟完成12道选择题,10分钟完成1道大题。做题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题感,训练的关键在于习得和养成熟练的学科方法。当然,还可以通过对题目材料的阅读,扩大知识的积累,对一些历史细节和历史结论有更完整的认识。在练习的过程中,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保持一贯的思维方法,效果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对模拟题必须保持怀疑的态度,不能唯答案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