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具体由来介绍
2022-11-14 15:47:15文/张哲竹林七贤指的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这七人,竹林七贤所生活的年代是魏末晋初,所活动的区域则主要为山阳县。有关于“竹林七贤”这一称呼,它在《晋书·嵇康传》、《世说新语·任诞》等书籍中均有提及。以下是小编的整理,大家可以看一看。
竹林七贤具体由来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因常在竹林喝酒,纵歌,肆意畅饮世人称之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代表魏晋时代文学的最高水平。可以说,七贤代表了魏晋时代精神,他们蔑视礼法、崇尚自然、率性而为,有着魏晋鲜明的个性与特征。
从西晋后期阴澹提出竹林七贤之说,再到东晋和南北朝,竹林七贤之称在《魏氏春秋》、《竹林名士传》和《竹林七贤论》、《世说新语》等文献中逐步定格,演进轨迹十分清晰。
最早把嵇康、阮籍等人称为竹林七贤的,是西晋左将军阴澹。由于竹林七贤中最后去世的王戎卒于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与阴澹生活的时代约略相同,而之后紧接着便是“永嘉之乱”。所以,竹林七贤的说法在西晋时期并没有得到广泛流传。
到了东晋,竹林七贤之称才广为流行。东晋史学家孙盛在《魏氏春秋》中写道:“(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有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玡王戎、沛人刘伶相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竹林七贤七人的具体介绍
1、嵇康。(224年-263年 ),字叔夜。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2、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3、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4、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魏晋时期的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后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泰始八年(272年)去世。
5、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魏晋时期名士。
6、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后,王戎逃奔陕县。
7、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阮咸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任散骑侍郎时,山涛推举阮咸主持选举,晋武帝认为阮咸好酒虚浮,于是不用他。因质疑荀勖的音律而遭到其记恨,贬为始平太守,后无疾而终。
-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有什么口诀
竹林七贤皆是才华横溢、不媚权贵、崇尚虚无、放荡不羁...
2022-01-31 -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包括哪些人
竹林七贤是指嵇康、阮籍、刘伶、山涛、王戎、向秀、阮...
2021-11-11 -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分别有哪些作品
竹林七贤是指嵇康、阮籍、刘伶、山涛、王戎、向秀、阮...
2021-11-11 - 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竹林七贤是魏晋之际的一个名士集团,指的是嵇康、阮籍...
2021-06-15 - 竹林七贤分别是谁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他们七人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
2020-10-23 - 竹林七贤是指的哪七个人
竹林七贤指的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和...
2020-07-06 - 竹林七贤指的是哪七个人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
2020-03-17 -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记忆顺口溜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
2020-02-10 - 竹林七贤指的是谁
竹林七贤指的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和...
2020-12-24 - 议论文的答题技巧有什么 常见题型介绍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
2022-11-14 -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整理 具体翻译是怎样的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 ...
2022-11-14 - 送东阳马生序一二段翻译 表达的主旨是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是明初文学家宋濂。明初著名政治...
2022-11-14 - 醉翁亭在哪个省份 相关诗句是什么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
2022-11-14 - 廉颇为什么不去秦国 原因是什么
廉颇乃赵国名将,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有勇有谋...
2022-11-14 - 退避三舍成语出自哪 故事和谁有关
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原意指为了回...
2022-11-14
点击查看 高中语文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