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高中历史 > 正文

高考历史41题答题模板 历史41题答题套路总结

2021-09-23 11:39:32文/叶丹

高考历史41题答题模板是什么,历史41题答题套路有哪些?历史大题有一定的答题规律可寻,只要找到方法,历史大题拿满分也不是事。

高考历史41题答题模板

高考历史41题答题技巧

有老师对此类题型做了如下归纳,首先明确解题要领,概括为四句话:先表态,得观点明确分;想论点,得分层论点分;找史实,得历史史实分;作结论,得整体印象分;排好版,得规范逻辑分;然后解题步骤,分为三步,写观点,要提炼观点,该表态的表态,该阐释的阐释;接下来就是论证,要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层次清晰;最后一步就是总结,对以上论证升华、补充、拓展、评判。总体来说,很精辟很到位,本文主要是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梳理,力求更实用,更有效的提高备考针对性。

确定题目类型

从这几年的高考题来看这一题型又可细分为三类:观点评述类、观点论证类以及半命题小论文

观点评述类与观点论证类的不同在于前者要求考生对特定观点表态,后者就不需要,只要对特定观点进行论证即可,与半命题小论文的不同在于后者要求围绕特定主题自行拟题然后加以论证。可以说区别都在前面,是要论证观点还是拟题,如果是论证观点,到底是论证别人的观点,还是表明态度和

看法,然后再论证自己的看法,这个分清,后面的论证就不会出错,否则会出现跑题的情况。下面先说第一类。

由于以上分类主要是基于设问,所以设问中的标志词要熟悉,如出现“评观点”“评述观点”“评析观点”等标志词一般就可以确定是观点评述类,如第41题设问是“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第41题的设问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标志词很明显,可以很快确定所属类型,然后组织答案,但高考题是在不断推陈出新,近几年的题目明显在设问部分增加了难度,如2015年全国卷1第41题的设问就颇具迷惑性,该题的设问是“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乍一看很迷茫,但再往后看看括号里的说明就明白了。说明原文为: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说明里提到“认证”和“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仔细思考可以发现“认证”即为认同该公式所表达的关系,后面提到的“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则是认为该公式有不足,然后加以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总之,是要考生对该公式有一个价值判断,也就是要表态,所以这道题实际上还是属于观点评述类。

高考蝶变图

最强高考励志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如何解题:

在审好题确定题目类型后下面就是如何解题。该类型的解题步骤可以分为四步:提取材料观点;表明态度及看法;论证以及总结。

先说提取观点,要求有三:一要具体,不能一笔带过说是某某人的观点;二要明确,不要含糊,如果观点中有形象的概括或其他专门术语,一定要用相关历史知识解析到位;三要注意提取全部观点还是其中一个或几个观点,如果是后者,一定要提取对自己来说易评和易证的观点。

第二步是表明态度及看法,同意的话就不用写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是不同意,则要把自己的看法明确说出来,另外表明态度及看法也要考虑易证,自己能不能充分说明,否则不能自圆其说就得不偿失了。

第三步是论证,论证的时候要注意是单一层次的观点还是多层次观点,如果是单一观点就要多点论证,一般不少于三个角度;如果是多层观点就要分层论证,因果明确,史论结合,论证要尽量充分,逻辑合理,史实准确。

由于论证是做题的中心环节,这里再多说几句。论证要能自圆其说就必须要

充分,首先史实要准确,这里的准确既指史实不能有错,也指史实要用对地方,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另外就是逻辑要合理,史论结合,尤其是因果关系主次关系不要搞混;第三就是论据数量上不能太少,否则也显得不充分,上面说的单一观点多点论证,一般不少于三个角度就是考虑到这一点。

第四步是总结,回扣观点,升华总结。这样才能显得严谨,论证过程完整。以上是第一类观点解析类的特点和解题步骤,下面介绍第二类观点论证类。观点论证类的设问不要求考生表明态度及看法,只是要求考生提炼材料观点加以论证即可,相对第一类要简单点。这一类题型近几年出现的比较少,16年全国卷2第41题就属于此类,该题的设问是“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设问中只是要求提炼观点然后加以论证,比较好识别。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步骤也就简化为三步,依次为提取材料观点、论证以及总结。

历史卷第41题的解题技巧

绝招:紧扣题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学者撰写“辛亥革命讲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六章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第七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起义和群众自发斗争

第八章晚清的立宪运动

第九章保路风潮

第十章黄花岗起义

第十一章全国规模的革命

第十二章“南北和谈”和南京临时政府

第十三章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十四章余波——为挽救共和国而斗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解析】题眼为“辛亥革命讲义”,由此可知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调整“第十章黄花岗起义”一目。

【参考答案】建议:将第十章“黄花岗起义”改为“武昌首义”

理由:黄花岗起义就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发动的广州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影响巨大,但以失败而告终,且出现在保路运动之前。从第十一、十二章标题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已进入——这是武昌起义之后革命形势发展的结果。因此,改为“武昌首义”从时间、内容上与前后两章相衔接。

绝招:把握立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面是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目录摘编。

第三节中共政权的演变

一、中共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民国55——65年

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摸索

四、创造两岸双蠃,华人屹立世界

1.两岸关系的发展

a.军事冲突时期(38——67年)

b.冷战对峙时期(68——75年)

c.交流对谈时期(76年迄今)

2.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外因素

a.国际因素

b.中共对台政策

c.台湾内部因素

3.两岸交流的现况

4.当前的两岸问题焦点:统独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解析】从“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目录摘编”可以看出这是站在台湾当局(国民党)的立场上,因此对中共在新中国取得的成就、美国扶蒋、以及台湾自古就属于中国的内容就没有涉及,所以可以增加这些内容,完善历史,保持教科书的完整性。

【参考答案】

建议1:增加社会主义制度在大陆的建立。

理由:新中国成立,经过以三大改造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建议2:增加冷战与台海关系。

理由:战后,美苏全面冷战,朝鲜战争爆发后,美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加剧台海分裂程度。

建议3:增加台湾问题与国际认知。

理由: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已为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公认。(只要言之成理,皆可适当给分。)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高中历史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