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22年高考语文备考作文猜题及备考范文

2021-11-27 11:46:28文/丁雪竹

对于很多的高三考生来说,语文在所有的科目中算是简单的,但是要想取得高分是非常的难的,高考语文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小编整理了2022高考语文备考作文猜题及备考范文,仅供参考!

2018高考语文备考作文猜题及备考范文

2022高考语文作文备考

I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拼命奔跑的人,向着一个个新目标拼命奔跑.慌不择路.足良踉

跄跄,一边跑.一边丢东西.等跑到终点.才发现爷爷奶奶塞在我们贴身口袋里的祖传宝贝

都丢得差不多了。

这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本材料作文的审题构思和立意应关注三个方面.

一、注意比喻。“我们现在的社会”“向着一个个新目标拼命奔跑”比喻“现代社会的快速发

展,’.“爷爷奶奶塞在我们贴身口袋里的祖传宝贝”比喻“传统的美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等”

二、注惫关系。要强调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注惫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的美好

的思想道德.不能只谈继承传统文化.还要谈发展。

三、注意要求.联系现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思想,如何在现代化的发展中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是值得思

考的、有价值的话题。

2022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中国未来科学大奖——让科学家重回舞台中央

2017年9月9日下午,有“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的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

施一公

施一公的获奖评语: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

施一公1967年生,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主要运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细胞调亡的分子机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

潘建伟的获奖评语:奖励他在量子光学技术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使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通信成为现实可能。

潘建伟1970年生于浙江东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该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学者,特别是在量子通信、多光子纠缠操纵和冷原子量子存储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了系统性创新贡献。

许晨阳的获奖评语:表彰他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做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

许晨阳,1981年生于重庆。2013年成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2008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从事代数几何研究。

【素材解读】

世间万物皆在变化之中,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是亘古不变的科学真理和人类对科学的孜孜追求——这个梦想让我们不囿于方寸之地,而是要仰望苍穹,将短暂微渺的生命融入壮丽开阔的世界中。

“让商业反哺科学,用科学成就未来”,带着这样的信念,一批为大众所熟知的科学家、投资人和企业家们搭起了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最后一英里”——构成这“最后一英里”的并非冷硬的电缆和光纤,而是对科学的专注和对社会的关怀。

而未来科学大奖,旨在“启蒙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影响社会风尚,吸引更多青年投身于科学”。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让科学家成为偶像和时代英雄;同时鼓励中国的年青人与孩童,以科学的态度和向往,闯进新世界,成为未来的脊梁,进而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升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建立科学观。

如何提高语文作文水平

一、细致观察,追求真实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二、积累素材,学而致用

在教学中,碰到有不少的学生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书籍,有的甚至除了课本之外,没有一本课外阅读材料,很少看书读报,写作的知识贫之,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写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或者刚开了个头,敷衍了几句,就草草收场。

三、提倡模仿,培养兴趣

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

四、多说多写,下笔成章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很多例子,有些学生很会说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然而在写作文时却绞尽脑汁,写不出多少内容来,究竟原因何在?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说”的机会较多,几乎不费多少力气,但“写”的机会很少。光说不写,怎能提高写作水平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我重在指导学生说练结合,多写多练,并且,不但要说得好,而且要写得好。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高考作文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