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有哪些礼貌性称谓?

    朱川北2017/10/24 14:14:12阅读336次

    文言文中有哪些礼貌性称谓?

  • 阎志鹏辽宁省 北票市2017/10/24 14:46:12

    一、尊称:尊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

    (一)直接用敬称常用的有:“汝、尔、子、而、公、君”等。

    (二)用名词做尊称的有:“先生、吾子”;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有“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大王、大夫、将军、公子”等。

    (三)用形容词来称呼的有: 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贤弟、贤妻;仁兄、仁弟;贵体、贵姓、贵庚;高朋、高亲、高邻、高见;大礼、大作、大驾。

    二、谦称:谦称是谦虚的自称,分两种:

    一是:“我”,分四类:

    一类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用姓、用名。

    二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歉下。

    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下。

    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不毂、孤”表示谦下。

    二是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分三种:

    一是用形容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常见的有: 愚兄、愚弟、愚见、愚意;敝国、敝邑;贱体、贱躯、贱息(在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小女、小儿、小号。微臣;卑职。

    二是用动词来修饰表示谦下,常见的有: 窃思、窃念、窃闻;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时用)、伏闻。

    三是用名词示谦下。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兄长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都可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是称自己的哥哥。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家”、“舍”都可译成“我的”。

    三、其它称谓

    自称是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谦称都属于自称。

    他称是称呼别人。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伴娘”,称贵族妇女为“仕女”,“夫人”在古代称诸侯的妻子,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称年老男子为“老丈”,称年轻男子为“郎君”。尊称都属于他称。

    鄙称是用轻蔑的口吻称呼别人,如“竖子、小子、女流。”

    专称是某些约定俗成的称谓。如称砍柴的为“樵夫”,称船夫为“舟子”,称国家的杰出人物为“国士”。

    代称是借用别的称谓代替本来的称谓。如用“巾帼”代称女子,用“梨园”代称戏班,用“俳优”代称滑稽演员。代称属于修辞上的借代手法。

    惯称是用约定俗成的习惯称谓称呼某人。如“老庄”是指老子(李耳)和庄子(庄周)及其学说,“郊寒岛瘦”是指孟郊和贾岛。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有: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100岁乐期颐。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中途先走用“失赔”;赠送作品用“斧正”。

    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兄弟代称昆仲、手足。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虽人儿女称:令郎、令媛。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老师称:恩师、夫子。学生称:门生、业。学校称:寒窗、鸡窗。同学称:同窗。

    0 0
  • 颜丽萍山西省 河津市2017/10/24 15:07:12

    文言文讲究礼貌性称呼。礼貌性称呼,对己是“谦称”,对人是“敬称”。下列礼貌性称呼是非常普遍的。

    (一)用专门性的具有代词性的词语。

    1.自称方面,有“臣”、“仆”、“鄙人”、“妾”等用于对长辈或平辈。如:

    ①臣能令君胜。(《孙膑》)(我能叫您获胜。)

    ②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我不敢这样做。)

    ③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我虽不聪明,但还想在世上做点事业。)

    ④若怜妾而活之,当秘勿泄。(《画皮》)(如果可怜我想救活我,就该保守秘密,不要讲出去。)

    这里要说明的是:例①中孙膑与田忌并非君臣关系,例②司马迁与任少卿并非主仆关系,例④的“妾”也不是“小老婆”的意思。所以,只是一种谦称。

    帝王诸侯有专用的表谦称的词。战国时代多用“寡人”,如:“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去私》)(先生在这件事上听从我的劝告吧。)后代多用“孤”,如:“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我不能估计自己的德行与能力。)至于“朕”则不是什么谦称,而是秦以后皇帝专用的自称。

    2.对称方面,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夫子”、“卿”、“阁下”、“陛下”等。其中“先生”、“夫子”多用于长者;“卿”是上对下(君对臣、夫对妻)的爱称;“阁下”称有较高职位的人;“陛下”只用于对皇帝。如:

    ⑤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您怎么跟项伯有老交情?)(按实际地位,刘邦是“君”;而他称张良为“君”,可见“君”是代词性。)

    ⑥足下事皆成。(《陈涉世家》)(您的事业都会成功。)

    ⑦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中山狼传》(又怎么能发现狼的踪迹来指点给您

    的猎鹰、猎狗呢?)

    ⑧誓不相隔卿Q(《孔雀东南飞》)(发誓不和你分开。)(按:妻子对丈夫称“卿”却不行,《世说新语•惑溺》中便批评了王安丰的妻子用“卿”称呼王安丰。)

    (二)在名字或职位上讲究。

    1.谦称方面,对长辈、平辈,自己称名(称别人的名是不礼貌的),或临时写作“某”。如:

    ⑨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不这样的话,我项籍

    怎么会这么办呢?)(项羽名籍。)

    ⑩某启(《答司马谏议书》)(我王安石陈述)

    2.尊称方面,对平辈(朋友)则称字。古人有名、字、号之分,“名”是正名,“字”是补充解释名的,有人还有“外号”。如:白居易,姓白,名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因为司马光字君实,所以,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说:“冀君实或见恕也。”(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啊。)

    称呼对方的官爵,是表尊称的通常方法。如《隆中对》:“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用壶子装着酒来欢迎将军呢?)

    第三人称的敬称与第二人称基本相似。一般称“公”、“先生”,或称其字号、爵位。如《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按:吴默,字因之;文震孟,字文起;姚希孟,字孟长;“公”是敬称词;“冏卿”、“太史”是官爵。)

    八四、什么叫“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后来为古代诗歌乃至散文广泛采用。

    “赋”就是“铺”的意思,即用白描的手法把事物描绘出来,把感情抒发出来。如《伐檀》这首诗,直接铺叙伐檀的劳动

    场面,抒发了伐檀木工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愤怒控诉与辛辣讽刺。又如:《采薇》诗也是通篇用赋的手法抒写久征战士在回乡途中的复杂感受,其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样情景交融前后对照的白描句子,千古以来为大家所传诵、模仿。又如《北山》则在白描中运用对比手法与排比句式,控诉了贵贱悬殊、劳逸不均的社会现象。

    “比”,简单点说就是“比喻”。但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今天称为“拟人”、“拟物”、“拈连”的修辞格,也常常被古人称为比喻。如《硕鼠》这首诗,用贪婪的大老鼠比喻凶恶的剥削者,既是借喻(只出现了喻体),又兼有拟物色彩。后来屈原的《离骚》、《九章》、《九歌》等大大发展了这种手法。共同为后代诗人所借鉴。

    “兴”就是兴起、起头的意思,先描写他种事物以引起下面的正题。“兴”的核心是联想。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前两句写桃树长得很嫩绿,幵放着光灿灿的红花,是全诗的“兴”。它实际上起了点明季节,创造气氛(春光明媚的欢乐气氛),象征人物的年青美丽等作用。有些“兴”可能只是单纯的韵律联系,如《唐风•山有枢》,开头写山头、山谷都长着榆树,与正文写守财奴的吝啬,在意义上关系不大,仅仅是“枢”、“榆”与后面的“娄”、

    “驱”、“愉”等押韵,以解决“山歌好唱起头难”的问题。

    总之,赋、比、兴是古代文学评论中常用的术语。前人有的说得很神秘,其实并不难了解。其中,“比”是属于修辞手段;“赋”、“兴”不是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段,而是可以运用别种修辞手段(如“赋”可运用对照、排比,“兴”可用比喻)的表现手法。还要附带说明的是,“赋”、“比”、“兴”在古代文学批

    评中还赋予了一些特定的内容,即要求作品积极参与现实斗争,反映政治得失、人民疾苦,从而使“赋”、“比”、“兴”成了一种与形式主义对立的现实主义手法。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讲的“风雅比兴”,就是指的诗歌的现实主义内容。

    0 0
    你尚未登录高三网,不能进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