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奎山西省 运城市2017/7/26 11:29:19 主要任务:
(一)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制度建设、管理育人、网络德育等途径,引导各族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加强法治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意识。加强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推进心理辅导工作,对具有共同心理需求的学生群体或特殊心理需求的个别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坚持不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以多种形式开设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在湖南师范大学和吉首大学试点设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师范专业,培养培训民族团结教育课教师。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督导评估工作。
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校创建活动。每年在全省范围评选一批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教学好、民族团结氛围浓、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予以重点支持。鼓励省内学校与对口支援的新疆、西藏地区对应学段学校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我在新疆、西藏有朋友的书信夏令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主题演讲比赛以及互相考察学习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分发挥教育在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在民族地区学校开设民族艺术和民族体育选修课程。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每年支持10-20所中小学(含幼儿园)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特色学校(园),5-10所职业院校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推动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创新。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