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高中物理 > 正文

宇称不守恒定律是什么意思 谁提出来的

2024-09-30 13:26:17文/张孟影
输入分数,测一测能上的大学
测一测

宇称不守恒定律讲就是在弱相互作用力下的一些微观粒子,这些粒子的运动变化是不一样的。宇称不守恒(即便只是在弱相互作用下)并不是一个局部性的理论发展,它影响了整个物理学界的方方面面,是囊括了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物理的一个基本。

宇称不守恒定律是什么意思 谁提出来的

1宇称不守恒定律是什么

宇称不守恒定律是指:在弱相互作用中,互为镜像的物质的运动不对称,由吴健雄用钴60验证。科学界在1956年前一直认为宇称守恒,也就是说一个粒子的镜像与其本身性质完全相同。

对称性反映不同物质形态在运动中的共性,而对称性的破坏才使它们显示出各自的特性。如同图案一样,只有对称没有它的破坏,看上去虽然很规则,但同时显得单调和呆板。只有基本上对称而又不完全对称才构成美的建筑和图案。大自然正是这样的建筑师。当大自然构造像DNA这样的大分子时,总是遵循复制的原则,将分子按照对称的螺旋结构联接在一起,而构成螺旋形结构的空间排列是全同的。

但是在复制过程中,对精确对称性的细微的偏离就会在大分子单位的排列次序上产生新的可能性,从而使得那些更便于复制的样式更快地发展,形成了进化的过程。

2宇称不守恒定律是谁提出来的

宇称守恒是指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粒子的镜象与该粒子除自旋方向外,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该定律于1926年提出,在强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中相继得到证明,但在1956年被证实在弱相互作用中不成立,此结论由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1956年2月22日,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象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宇称不守恒定律是指在弱相互作用中,互为镜像的物质的运动不对称。1956年由吴健雄用钴60验证。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西南联大大学毕业,进入清华大学的研究院。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并考上公费留美生,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9 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3微信搜索蝶变志愿小程序:免费查2024录取分数线

扫描下方二维码,不要钱的分数线、院校库查询工具打开即用

免费使用新高考志愿填报模板、免费获取一分一段表

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三网公众号

《宇称不守恒定律是什么意思 谁提出来的》
立即下载

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

新疆
理科
文科
    
测一测能上的大学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高中物理 更多内容

验证码错误!

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

新疆
理科
文科
    
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

选择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填写您的高考信息 ×
考试地区
预估分数
智能推荐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