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今日推荐 > 正文

川美毕业展《父亲》太震撼了 背后的创作故事是怎么回事

2024-06-13 19:09:37文/王莹

川美毕业展《父亲》太震撼了!近期,川美毕业展上《父亲》雕塑,以其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成为瞩目的焦点。该作品耗时11年,塑造出高7米、宽5米的巨型雕塑。不少网友表示在现场看完直接哭了!想到了自己过世的爷爷……

川美毕业展《父亲》太震撼了

川美毕业展“父亲”雕塑,从毛发、皱纹到指甲细节

又是一年毕业季,各大艺术院校群魔乱斗!谁能想到今年却是川美实现逆袭!用一件雕塑作品吸引了无数眼球!

《父亲》的油画作品大家一定见过吧!但你见过《父亲》版的雕塑嘛?

先不说原作有多经典。但就这座雕塑本身也堪称是一个神作了!无论是黄铜色的皮肤,还是脸上的毛发、皱纹、汗水,甚至连指甲黝黑的细节都十分生动!

当然,这可不是什么学生作品。有网友2017年就拍到了制作中的雕塑,那时已经出现了大致的轮廓,这么一算,这座雕塑仅仅制作过程可能就超过10年!

饱经沧桑的面庞、黄铜色的皮肤、缠着创口贴的手指、端着一个破旧的茶碗。一个经典的农民形象呼之欲出!不少人在这幅画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亲人的影子。

而这次川美的雕塑就是为了致敬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比起油画,雕塑的细节感更强,也更具有感染力。

不少网友表示在现场看完直接哭了!想到了自己过世的爷爷……

这些平凡的底层劳动人民就在我们身边,每天为了生活努力奋斗却很少有机会被写进历史,艺术正因为如此。这幅作品才具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吧……

川美毕业展《父亲》背后的创作故事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举办的第二届青年美展中,由四川青年画家罗中立绘制的画画《父亲》荣获第一名。消息一出,轰动画界,观众更是拍手称赞。

油画《父亲》画面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老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消除了观赏者与作品之间的隔膜,画家藉此来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进行反思。
油画《父亲》细节刻画感人至深,那布满皱纹的黝黑的脸上,沁满汗珠,额头鼓着青筋,嘴唇干裂,牙齿残缺不齐,那变形的指甲,松树皮似的手上,拿着一个盛满清水的精瓷碗。"父亲"在烈日下劳作,而又无哀无怨地充满慈祥的表情,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都颤动了。

《父亲》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父亲》的草稿,有两个原型,一个是除夕前夜,罗中立在重庆沙坪坝的公厕旁见到中一位“守粪的农民”;一个是他在60年代去大巴山下乡时,寄住的房主邓开选。两个农民的形象,奠定了《父亲》最初的样貌。

几年后,罗中立这样回忆到,守粪老人“古铜色的皮肤,轮廓分明的线条,精壮的气势”和“大巴山人(邓开选)的坚毅形象—对劳动的忠诚,对生活的执着”,仿佛是那个变革的时代中最动人的写照。新的故事,总激发着新的艺术形式。在之后的手稿中,罗中立决定放大人物的头像,随之“戏剧化”和“文学化”的场景被缩减,写实主义的肖像替代了现实主义情节。

在这张手稿的方框中,罗中立进一步确定了从侧面肖像到正面肖像的构图,借鉴克罗斯的照相写实主义的风格,“彝族老人”脸上的皱纹,成为这张时代面孔中的细节。最终在不同色调的冷暖对比中,《父亲》的形象全面确定。像是摄影中的决定性瞬间,成为1980年代的永恒。

放大表现老农的《父亲》已成为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面对《父亲》,我们仍能感受一种逼人的烧灼感。那张被疲劳所摧残,被太阳所炎晒而布满皱纹的脸,将是我们无法忘却的脸,他是你我精神上共同的父亲,也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今日推荐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