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湖北高考 > 湖北高考复读 > 正文

播音主持专业在发声训练中的常见问题

2023-12-26 14:16:52文/杨宇

播音主持艺术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是一项语言艺术活动,如果说有的人靠体力,有的人用脑力,而我们干播音主持的人则要动“口力”,所以,播音主持语言基本功训练尤为关键。经过多年的教学,下面我就来总结下播音主持专业在发声中的常见问题。

一、舌头生硬不灵活

舌头是我们口腔中最灵活的发音器官,通过舌头的活动,能够与口腔许多部位构成气流阻碍,改变口腔共鸣器的形状,从而发出不同的音素来。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舌头的活动来改变共鸣器形状,人类是不能发出复杂声音的。所以,舌头是否灵活决定了咬字是否清晰。然而在长期的说话过程中,学生有许多舌头用力错误的说话情况,导致发音不准或是声音在口腔出现尖音和僵、挤等情况。

(一)整个舌头只有舌尖用力

整个舌头处于平直状态,只有在发声的时候舌尖用力,这在女生当中比较普遍,口腔用力部位集中的嘴唇,说话时嘴不自觉用力夸张,这就导致声音x前x尖,这就是为什么会发“j、q、x”出现尖音的原因。

(二)整个舌头只有舌根用力

相比于低喉位导致的喉音和低喉位音色,声音靠后表现为共鸣区域靠近口腔后端。这种声音的出现往往是舌根抬起导致的。我们现在可以做一个实验,整个人放松,然后慢慢张嘴,注意体会自己的舌头是否有动作。科学发声的要求是不管我们如何开合口腔,舌头都是稳定的,如果开口时候舌根抬起,就会导致气息被隆起的舌根阻碍,最终在口腔后端产生了共鸣。

所以,口腔开合时候舌根的稳定非常重要。

声音靠后的人群往往唇部无力,唇部无力会导致口腔前端的肌肉群松散,会进一步恶化声音的靠后。在平时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让上唇与上齿有贴合在一起的趋势,会让整体声音更加集中且积极。

掌握几种练习舌头的方法:

1.舌尖顶下齿,舌面慢慢向上拱,力度逐渐加大。

2.舌尖用力在口内上下左右转圈,直到舌头酸累。

3.舌尖伸出口外,并且尽力上下活动。

4.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

二、喉部不放松导致声音不通畅

从发声的角度来看,音高的区分则有种种原因。一般来说,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音高就比较低,发音体振动快,频率高,声音音高就比较高。所以,个人要改变自己的音高,需要控制声带拉紧或放松。

播音发声时,两条声带是轻松靠拢的、松弛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紧密闭合,所以从感觉上讲,喉部要放松,喉部肌肉与肺呼出的气流协调配合,自如灵活地运动。因此,要想提高发音效率,发出悦耳并且让人听来舒服的声音,就要放松喉部。目前学生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用上气息之后,喉部没有放松,导致气流堵在了喉部,声音变得“挤、憋”,不通畅。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求喉头相对放松,绝不是越松越好,如果过松,气息压力就很小,声带的运动就无力、松懈,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松散、喑哑,有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所以播音发声时,喉部是一种积极而放松的状态,感觉气流是非常顺畅地通过喉管,这才是喉部控制的最佳状态。

练习喉部放松的方法:

1.打呵欠放松喉肌法。打呵欠动作让牙关努力往上提,促使喉部肌肉松弛,喉結下降,这时候声带就处于发声的最佳状态。具体方法是:首先在思想意念上做打呵欠,然后自然地打出呵欠,发出声音。每次练习时要体会口腔打开、咽腔上提和喉腔放松及喉部下降的感觉,经常练习、体会,找到喉部放松的感觉,这就能够掌握发声时保持喉部发声最佳状态的方法。

2.打气泡音练习喉部放松。自然地坐在椅子上,两手自然下垂,整个身体放松,然后肺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咙自然无压力地发出类似气泡的声音,之后开始用上气息,让气泡音在气息的推动下放大,除了膈肌、腹部和腰围上,整个人依旧是松弛轻松状态,尤其关注喉部,持续保持松弛。

三、口腔开不了,下巴太用力

播音发声比我们平常开口说话的开度要大,这里要提醒的是,不是嘴唇张大,是口腔中间的开合度大,打开口腔要有提起的感觉,其实就是牙关要努力往上提,同时下腭要放松,上腭的提起和下颚的放松就可以适当加大口腔的开合,为字音的拉开立起创造条件。这种状态也就是我们播音中非常重要的要求,即“提起颗肌,打开牙关,挺起软,放松下巴”。

有些学生开口腔就努力张大嘴,嘴张大牙关是开了,但是张着嘴却无法用舌说话了,其实可以采取闭着嘴打哈欠的方式来感受开牙关,当口腔容积变大时,舌头用力的幅度就会加大,如果舌头不灵活的话,就会出现说话困难、吐字不清的情况。还有些学生认为提肌就是做成微笑状,这容易导致面部僵硬,其实颧肌稍有紧张的感觉就可以了。当颧肌提起时,口腔前部及上腭顶部有展宽的感觉,鼻孔也会略为张大,同时上嘴唇展开会贴住上齿,使唇的运动有了依托,这样力量容易发挥出来。这种方式会让我们的吐字归音更加清晰、明亮。

开牙关的同时要放松下巴,如果下巴用力会使舌骨向后上方移动,喉部不自觉就会拉紧,声音通道变窄,一旦喉部肌肉紧张,发声自然就紧张吃力,喉部的疲劳感也会加重。目前学生的普遍情况是,开牙关就会出现下巴用力,所以下巴和嘴唇动作夸张,声音变得紧张,即使用上气息也体现不出气息的作用。

如何放松下巴的训练:

1.轻松、无负擔地坐在椅子上,自然地抬头看自己头顶上的天,此时,你的嘴就不自觉地张开了,反复训练、体会。我们要感觉到不是下巴主动用力,而是下巴放松,当你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下巴,保持这个状态,再把嘴合上,再张开,反复做几次,也可以适当把牙关向上提再试试,尽量让下巴不要用力。

2.在发出较长的音时,用手去敲打下巴,这是检查下巴是否放松的方法。为了能让下巴放松,平时不发声的时候,也可以用手经常敲打它,让自己真正体会到掉了下巴是怎样的感觉。

四、口腔用力的误区

(一)上颚用力

在播音主持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口腔用力错误的情况,有些学生曾经学过声乐,为了寻找高音位置,没有正确找到开牙关的方法,而是将力量集中在上颚的某个位置上,导致声音又挤又尖,我们的声音应该是挂在口腔中间,而上颚用力就导致声音被吊在了一个局部区域。这时候的训练就要首先放松上颚,加大牙关和舌头力度,避免气流集中在上颚的某个区域。

(二)牙关没向上提,而是往两侧开

牙关往上开和向侧开会导致口腔内空间形状的变化,如果牙关向两侧开,声音会扁,我们播音的要求是声音在口腔中立起来,显然压扁的声音是不悦耳的。有些学生喜欢用微笑的方式开牙关,这也会导致牙关向两侧开,声音扁而挤。所以,一直强调学生要用半打哈欠的方法开牙关。

五、气息的错误使用

播音发声运用较多的是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调节气息,气息顺畅均匀、深浅适中、运用自如。有的学生习惯吸气到丹田,认为气足有力量,其实这导致声音暗沉,不够明亮,也会致使在换气过程出现不自然的情况。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是在呼气过程当中完成的,所以在这里我们没有过分强调进气量大而只要求有足够的气息,关键还是在于对呼气的控制能力,控制气流以急缓、疏密、均匀等各种方式呼出。

播音发声的特点决定了它采取的共鸣方式——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播音发声要求在保证字音清晰的前提下,对声音美化,要求声音朴实大方、自然。共鸣应服从内容,服从吐字的需要,要通过调节、控制取得较丰富的口腔共鸣,善于运用胸腔共鸣,以使声音浑厚、结实、有力。同时要感觉经口腔发出的声束,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向硬腭前部流动冲击,从而使声音“挂”在硬腭穹隆上的感觉,使声音明朗、润泽、集中、发音有力。

这里要特别强调,播音发声不可追求头腔共鸣,以免声音过于明亮、尖利、刺耳,也不可过多运用胸腔共鸣,避免声音过于低沉、浑浊、塞、含混、压抑。

目前学生在气息的使用方面,主要是气息不足,膈肌使不上力,即使有力也很难坚持,这跟平日缺乏锻炼有很大的关系。还有很多学生鼻腔进气口腔不进气,导致吸气太沉,播稿换气吃力,声音不自然流畅。另外,还有学生没有领悟气息的使用,出现用力吸腹部的情况,感觉上是有气息,但是这种气息很浅、很受限,没办法达到播读稿件的要求。

体会气息的方法:

1.狗喘气是我们用得较多的气息训练方法,步骤如下:张开嘴,然后开始吸气、呼气,逐渐由慢到快,这时你就会感到你的胃部到腹部在随着气息在鼓起,这样的练习每次持续时间一到两分钟,每日坚持练习,练习的持续时间逐渐增加、喘气的速度逐渐加快。通过这一练习,气息的控制能力、弹跳能力、支撑能力、持久能力等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2.用一口气数数,如: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完20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四个葫芦……来体会气息有力度、有节奏地呼出。

3.可以读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把握诗词的意境,体会呼出气流强弱急缓的变化。

总而言之,播音发声训练看似简单,其实训练是非常单调、枯燥、让人疲倦的,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训练,这当然就要求学生付出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只有把播音发声的基本功打扎实,才能游刃有余地播读各种稿件,才能充分展示声音的魅力。


《播音主持专业在发声训练中的常见问题》
立即下载
    展开全文
    下载本文

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

新疆
理科
文科
    
测一测能上的大学
高三文化课在线预约报名
—免费试学,抢先预定—
选择当前学历
初中
高中
其他
一键提交抢占名额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湖北高考复读 更多内容

验证码错误!

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

新疆
理科
文科
    
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

选择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