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湖北高考 > 湖北高考复读 > 正文

省统考全国趋于统一 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2023-08-13 11:42:08文/杨宇

就艺考而言,202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称: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下称省级统考)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各省(区、市)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范围,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
有人认为,此次改革将是实施艺术统考以来的"最大变革"!这样的变革,对所有艺考生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一、省级统考全国趋于统一

往年,因为各省统考各自为政,以至于各省开设的统考类别不一,少则一个多则上十个。如北京仅有美术统考,而湖南则有美术、音乐等十个类别的统考。不过从2024年开始,全国31个省份都将开设全专业的6大类省级统考,北京市2024年将从以前的美术类统考变为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舞蹈类、播音与主持类、表(导)演类、书法类。

注意:标注△的专业,校考院校可自由决定该专业统考是否归属于此类别

统考统一为6大类后,各个省份统考除了极个别考试项目存在形式或时长的微小不同外,整体考试科目、考试标准、各科目分值都几乎一致。这意味着2024年将实现艺考领域前所未有的全国大统一。

同时,新政还鼓励缺乏考评教师的省份可以与临近省份合并统考,鼓励采用考评分离的形式进行考试。比如学生在A省份考试,在B省份评分,甚至未来变为各省考试由外省教师甚至全国统一评估,形成公平、公正的全国上下一盘棋。

此外,新政还明确了只有通过相应专业的统考,才具备相应专业校考的资格。比如某考生需要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就需要先通过自己所在省份的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统考。

二、为优质教育跨省集训成为趋势

省级统考划分为6大类别后,也就意味着所有高校的艺术类专业都将要求考生通过这6大类别当中的某一细分类别统考,同时具备校考资格的院校也将针对上述专业开设校考。

省级统考是考生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省内全体艺术生参加的统一测试。其作用有两个:

一是大部分没有校考资格的院校都统一用省统考成绩+文化课作为录取标准;二是只有通过了统考,才具有校考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的考试资格。

而校考是教育部批准的拥有独立招生权限的院校(通常大家所说的“30+18”艺术院校共48所)各自设立的艺术考试,只有通过了相应校考院校的校考,才能通过校考成绩+文化课成绩被该院校录取。

2024年全国各省艺术统考统一为6大类后,意味着以前统考乱战时期的结束,最终趋向于全国标准化、统一化。对艺考生而言,为应对省级统考,以前艺考生集训必须在自己所在省内完成,而2024年起变成了可以跨省份选择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提升自己的统考能力。

三、艺术名校的编导仍有校考的可能

从2024年开始,统考专业类目中已不再有广播电视编导类,而新增与编导类非常接近表(导)演类中的戏剧影视导演,虽然编导类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在的戏剧影视导演类,但两者非常类似。

而校考阶段,如专业命名为“艺术史论、艺术管理、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的专业,原则上也不再开设校考,改为文化课高考成绩录取。

但需注意,目前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具备独立招生权限的顶级名校,仍有保留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电影学等专业校考资格的可能,有可能会通过将专业改名“戏剧影视导演”前缀,或走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保留校考。若能保留校考,和之前的考试内容及文化课录取分数不会有太大变化。

四、不管统考还是校考文化都很重要

对于考生的文化成绩,新政明确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倾向。

如果考生的志愿院校承认统考成绩,院校在录取时将统一采用文化课×百分比+专业课×百分比=综合分的方式进行录取。而各省的百分比(也就是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占比)都是不尽相同的。

艺考生被承认统考成绩的院校录取时,文化课+专业课的整体成绩越高,被相对优质的承认统考成绩的院校录取的几率就越大,所以对承认统考成绩的院校来说,文化课和专业课都很重要。

而部分考生关注的一些承认统考成绩的985/211院校,这要求考生不但统考专业成绩排名靠前,而且文化课成绩也必然在一本线以上。对于部分承认统考成绩院校来讲,文化课成绩的要求会比校考还高出很多。通过实践来看,部分顶级名校存在因要求过高招不满不得不进行补录的情况。

如果考生报考的院校认可校考成绩,按照往年的校考成绩录取,共有专过文排,文过专排,专文结合三类录取方式。

但2024年艺考改革后,校考将主要采取文过专排的录取方式,也就是文化课过线后,按照专业排名进行择优录取。从这个角度说,校考院校的文化课成绩将不会有明显的增长,甚至部分专业的文化成绩可能产生回落,而对专业考察的要求肯定比之前更高。

不过这并不是说对校考的艺考生来说文化课不重要了,比如对于主攻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校导演类的艺考生来讲,校考初试就会对文化课、文史哲素养进行考察,并且在考试的各个环节中,考生的文化素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考试的结果。所以参加校考的考生仍需在专业课之余提升文化课成绩。

五、九省份可兼报同类别不同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提到的集训可以跨省份外,考生还可以兼报更多专业。对时间、精力允许的考生来说,多学一个艺术类专业意味着多了很多升学的机会。但从各省颁布的政策来看,规定不尽相同。

比如戏剧影视表演和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均属于“表(导)演类统考”,但他们的统考考试内容并不相同,是否允许兼报,就要看不同省份不同的考试政策。

从目前的政策看,山西、山东、广东、湖南、湖北、贵州、黑龙江、宁夏、四川等9个省份的考生就可兼报同一统考类别中的不同专业。如表演和导演均归属于“表(导)演”大类,即可实现表演和导演兼报。其他的省份目前还未发布明确的政策,大家可以了解自己所在省市的政策细节,也可持续关注艺考界后续刊发的信息。

从学习的成本和实际考试的成功率上来考量,尽管大多数人通常并不会跨专业报考,比如表演和导演,虽然统考都归类为表(导)演大类,但其实本质上两个专业的思维和对能力的要求完全不同,对文化课的要求也差异很大,即使政策允许兼报,也仅适用于极少数能力超群、颜值出众、文化课优秀的天选考生,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考生来说,还是老实本分地选择一类专业精耕细作为好。

六、六个省份不允许跨类别兼报

上文提到同一统考类别的多个专业有兼报可能,但完全不同类别的两类统考专业有可能跨考吗,比如兼报播音和表演是否允许呢?这依然取决于考生所在省份的具体政策。

比如往年很多播音生和表演生会选择播表兼报,但从2024届开始,目前已经有6个省份明确不允许考生跨类别兼报了。比如广东、湖南、湖北、贵州、黑龙江、宁夏,就明确表示不允许同时兼报表演和播音,也无法兼报美术(摄影)和导演等。

但也有省份明确指出考生可以同时跨专业类别兼报多个类别,比如四川就明确表示允许表演和播音,美术(摄影)和导演,播音和导演等形式的跨专业兼报。目前仍有22个省市尚没有在文件中提及跨专业兼报的问题,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本省的相关政策。

不过艺考界提醒大家,即使允许跨专业兼报,是否适合兼报,以及是否能接受兼报之后的时间和学习成本,都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学的专业越多,最终结果就一定更好,理智科学地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才是最合理的。

综上所述,对2024届艺考生来说,面对省级统考全国趋于统一化、标准化的趋势,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挑战,是因为作为新政落地的第一年,各方面存在变数,以至于部分考生心生恐惧;机遇,则是2024年起考生可以跨省份选择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省内机构以提升自己的统考、校考的能力。

《省统考全国趋于统一 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立即下载
    展开全文
    下载本文

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

新疆
理科
文科
    
测一测能上的大学
高三文化课在线预约报名
—免费试学,抢先预定—
选择当前学历
初中
高中
其他
一键提交抢占名额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湖北高考复读 更多内容

验证码错误!

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

新疆
理科
文科
    
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

选择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