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的意思是 是什么时期的人
2022-12-27 15:51:39文/张哲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的意思是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谢弘微本名谢密,字弘微。南朝宋时期大臣,豫州刺史谢万曾孙。《宋书·谢弘微传》中体现了谢弘微品格高尚,不重钱财;严谨端正,遵循礼法;信守承诺,品行高义的品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的原文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谢弘微的相关故事
谢弘微家一向贫穷节俭,而过继的家中富足,谢弘微只接受了几千卷书和官吏数人,其他遗产俸禄,全不过问。谢混听说后十分惊叹,对封国的郎中令漆凯之说:“建昌封国的俸禄本来应该和北舍(北舍,是指谢弘微的本家)共同拥有,国侯既然不在意,现在可以照常规分送。”谢弘微难以违背谢混的话,才稍有变化。
谢弘微生活清廉简约,器物衣服都不华丽,而饮食滋味却极其丰美。他的哥哥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彭城王刘义康骠骑长史,死在任上。谢弘微哀痛超过礼法,丧服虽然除去却仍不吃鱼肉。
和尚释慧琳曾经和他一起吃饭,见他还是只吃蔬菜和素食,对他说:“施主平时就多疾病,除去丧服仍然不恢复膳食。如果因为无益的事情而伤了身子,难道就合乎您所希望的情理吗?”谢弘微说:“衣服帽子的变化,礼数不能越过,而在心中的哀痛,实在难以停止。”于是中止了吃饭,叹息不能自制。
-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的翻译 出自于哪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这句话的意思是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
2022-12-27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道理是什么 出自于哪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水...
2022-12-27 -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什么句式 出自于哪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是省略句。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2022-12-27 - 一骑红尘妃子笑中妃子说的是谁 原诗作者是
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妃子指的是杨玉环。“一骑红尘妃子...
2022-12-27 -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的含义 出自于哪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一句的意思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
2022-12-27 - 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什么意思 出自于哪
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的意思:也是我从前想登而没有登的...
2022-12-27 - 国殇选自哪部作品 具体内容介绍
屈原的《国殇》选自《楚辞》中的《九歌》。《九歌·国...
2022-12-27 - 是以至此句式结构 出自于哪
是以至此是宾语前置句式。宾语前置是普遍存在于句子中...
2022-12-27 -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属于哪种句式 出自于哪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句式是介词引导的状语后置,现代汉语...
2022-12-25 - 的得地的用法是什么 区别是怎样的
的:名词跟在后面跑。地:地字站在动词前。得:形容词...
2022-12-25 - 玉帐深宵悲骏马歌是写谁的 下一句是什么
“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歌咏的是西楚霸王...
2022-12-25 - 《风》李峤"斜"怎么读 原文是怎样的
在古诗中如果“斜”在文中一般都是读作“xié”,但...
2022-12-25 - 下章台的含义是怎样的 表示什么
下章台意思是沉下章台。残月下章台的意思:残月一钩,...
2022-12-25 - 董大的原名是叫什么 相关事迹介绍
董大(原名董庭兰)(约695-765):盛唐开元、...
2022-12-25 - 水喻的内容是什么 表达的道理是怎样的
水喻选自《苏东坡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实践出本领...
2022-12-25
点击查看 高中语文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