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高中历史 > 正文

汉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有什么 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2022-10-09 11:51:10文/王莹

汉文帝时期约法省刑政策的推行,使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为改革刑制提供了基本条件。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尽管这次改革还有缺陷,但无疑是中国古代法制发展史上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刑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

汉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有什么

1汉文帝刑制改革的内容

引发该改革的导火索是“缇萦救父”这一事件,文帝感其德孝遂于十三年下诏废除肉刑着手改革刑制。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下令:

(1)除肉刑

(2)把黥刑(墨刑)改为髡钳城旦舂(髡,指剃光犯人的头发和胡须,是古代一种耻辱刑;钳,指颈上套着铁圈刑具;城旦舂是一种徒刑,是指男犯筑城,女犯舂米,但实际从事的劳役并不限于筑城舂米)

(3)改劓刑为笞刑三百

(4)改斩左趾为笞刑五百

(5)改斩右趾为弃市刑

意义:在从法律上废除肉刑,减轻刑罚的残酷程度。

但在司法实践中弊端很多(局限性):

(1)扩大了死刑范围。如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

(2)出现变相死刑。劓刑、斩左趾因笞数太多,受刑者难保性命,造成“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的后果。

2汉文帝刑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汉代的统治阶级和思想家们深刻反思和总结秦代灭亡的历史教训,认识到传统的肉刑不利于封建政权的稳固。也由于汉文帝继位以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比较稳定,从而决定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实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

汉文帝下令废除肉刑,改为徒刑和身体刑。汉景帝时期,在文帝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刑制改革,颁布诏令改革刑具以及行刑的方法和制度。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尽管这次改革还有缺陷,但无疑是中国古代法制发展史上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刑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

这一刑制的改革,在中国法制史上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阶段步入较为文明阶段的转折点。这一改革更加适应了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同时为封建刑制向新“五刑”的过渡奠定了基础。

3微信搜索蝶变志愿小程序:免费查2024录取分数线

扫描下方二维码,不要钱的分数线、院校库查询工具打开即用

免费使用新高考志愿填报模板、免费获取一分一段表

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三网公众号

《汉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有什么 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立即下载

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

广东
物理
历史
化学政治生物地理
    
测一测能上的大学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高中历史 更多内容

验证码错误!

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

广东
物理
历史
化学政治生物地理
    
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

选择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