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高考新闻 > 正文

民办学校总量缩减的原因 未来发展趋势

2021-11-16 13:32:41文/丁雪竹

受民办幼儿园去年锐减5280所的影响,10年来我国民办学校总量首次出现缩减,具体来看一下!

民办学校总量缩减的原因

民办学校总量缩减的原因有哪些

从学校角度来看

目前很多的公办学校都是打着民办学校的名气来敛财,民办学校的执教宗旨是为了孩子的分数,把孩子培养成做题的机器。目前我国实施“双减政策”,势必不能够让这种“增负”行为进一步的发生,因此开始整顿民办学校。学校方便对于要积极配合,很多打着公办名校的名号去开展教学的民办学校,势必要能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要积极的调整自身。

要么寻求转变为公立学校,要么接受政府的直接买断。否则迎接公办学校的是关闭。有些民办学校表示,自己这些年也确实提升了孩子的成绩,孩子虽然压力较大,但是成绩确实比较好。对此,教育部不认可,孩子的培养要综合,务必要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否则只是看重分数的孩子的应是教育培养将会没有意义。

从老师角度来看

公办老师认为,现在的很多民办学校由于没有体制要求管辖,对于孩子的学习负担非理性加重,这不仅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也会打乱公办学校的教学节奏,会使得民办和公办学校产生教育内卷。而且,有时候公办学校的高福利高待遇,也会把公办学校的老师挖走,致使公办学校的师资力量匮乏。

另外民办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还会大力的挖走优秀的生源,最终导致民办学校的成绩越来越好。但是伴随着成绩越来越好,民办学校收取的学习费用会越来越高,民办学校的学生学习压力也会越来越高。这不利于孩子的培养,也不利于家长积极响应后期的政府相对应的政策。

从学生角度来看

过去在民办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每天晚自习都要上到很晚。每天都过着“天不亮出门,天黑了回家”的高压力学习生活。而现在随着民办学校的数量缩减,而且该趋势越来越大,那么很多的学生可以回到了公办学校。自从今年7月份“双减政策”版发之后,公办学校的学生负担确实在减轻。

不仅没有了校外学科类的培训班,而且课后还增加了辅导和体育锻炼项目,近期颁布的中小学生上学时间规定,让中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更加能够得到保证。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是非常开心的,如果能够所有的民办学校全部取消,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去努力,避免内卷问题,这将会取得更加长远的良好教学效果。

民办高校发展趋势怎么样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民办高校正在经历着集团化趋势,如已经上市的春来教育、21世纪教育集团、新华教育、博俊教育、希望教育、中教控股、宇华教育、民生教育、睿见教育、新高教集团等等,均是实力雄厚的民办教育集团。

比如中教控股目前已经买下了海口经济学院、江西科技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州松田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南方翻译学院、山东泉城学院、松田职业学院、西安铁道学院、郑州城轨学校、悉尼国王学院、白云技师学院等11所学校,在校学生已经超过了22万人。

我们来看一下民办高校的招生规模,2019年我国民办高校招生220万人(其中本科111万、专科109万人),在校生人数更是达到了709万人(本科439万、专科270万);而在2015年时,我国民办高校招生规模为172万(本科96万、专科76万)、在校生人数597万(本科382万、专科215万人);而2010年时民办高校的招生规模为143万(本科82万、专科61万)、在校生人数466万人(本科280万、专科186万)。

仅仅10年时间,民办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了1.54倍、在校生规模扩大了1.52倍,而同时的高等教育总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662万、在校生2232万扩大到了2019年的招生915万、在校3032万,分别增长倍数为1.38倍和1.36倍,民办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趋势远远高于高等教育总规模的扩张趋势。

由于我国民办大学的发展时间并不太长,为上个世纪80年代才有了我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民办高校,2003年我国有民办高校173所,而2019年末则已经达到了757所之多,占高校总数的28.2%,而在校生规模占总数的17.7%;公办本科院校学费收入只占学校全部教育收入的31.5%,而民办高校学费收入则占总收入的98%,足见民办高校办学艰难度还是比公办高校高出不少。

那么将来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会怎么样?目前来说民办大学的师资短板、学生质量差是与生俱来及人为造成的,民办高校真正大发展还不到20年,师资短板是在短时期内无法弥补的,而生源质量,在当年将民办高校的生源全部压缩到三本批次,造成民办高校生源质量相对所有公办高校都要差出不少。但是目前新高考时代,不再有一、二、三本之分,也不再有公、民之分,那么民办高校将有可能招收到优质生源,这样会大大促进优质民办高校的发展。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高考新闻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