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高考新闻 > 正文

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2021-09-15 17:08:05文/叶丹
输入分数,测一测能上的大学
测一测

因为我们会觉得父母和我们有代沟,我们会觉得两个不同年代的人是没有办法聊到一起的,我们下意识就会觉得父母不会理解我们。

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原因

1为什么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1、身份不同。

父母经常以生活指导员的身份进行交谈,而子女只想要同伴。

儿时的子女需要父母的照顾,父母也乐于付出。成年后的你已经可以独立生活了,而在父母眼里,你依然是长不大的孩子。于是乎,上大学报到,一家老小去上阵,俨然是一幅“一人上学,全家光荣”的美好景象。找工作,爹妈出手,帮着跑单位、出主意。找对象,父母更是当仁不让,我孩子可是我们家的独苗,我得好好把关,免得将来让他“受委屈”。

2、目的不同。

父母想给予更多的经验和指导,而孩子不过是想分享。基于子女是私有财产的属性,父母可以无私地给予一切的。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子女们已不再盼望父母的指导,却开始尝试着反抗。青春期的躁动,与其说是生理原因,不如说是心理对父母权利的反叛。

3、角色不同。

父母多是以家长的身份居高临下,子女希望更多地平等。父母经常对孩子叫:儿啊!或者三儿。从儿时的好奇、询问、依赖,父母的回答、给予、威信,一味地灌输,逐渐树立了家长权威,却也形成了不良的沟通模式。

2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1.我是你的父母,我有经验,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做

有些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其实就是心灵上的攻占。

“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可以这样”“你这么做太没孝心了”“我是你妈,我能害你吗”“我吃的盐比你走得路还多,你不应该这样做”

父母对孩子的青春期不理解,还是停留在孩子小时候的教养模式。当强势的话语一遍遍地重复在孩子的耳边,例如:无微不至地关心、事无巨细地照顾、苦口婆心地关照、无时无刻的监督,孩子的独立性受到威胁与伤害,情绪感到压抑,孩子会极力地反抗,开始出现反感,甚至厌恶。他们也很无奈,继续沟通只会让气氛越来越紧张,所以,他们只能默默地憋在心理。久而久之,他们便不愿意再跟家长沟通。

2.小时候没时间照顾,长大后疏远

有位网友说起他的一段经历:

小时候,就是我学习我的,父母忙他们的。他们从不与我交流谈心,认为我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好聊的,认为我小我就什么都不懂。我在学校不管是被欺负了还是有什么开心的事都很少对他们说。就这样各过各的生活。直到我长大了,工作了,给父母打电话回去才发现我无法可说,简单的问了日常后就不知道说啥。他们问一句我答一句,不问时就找不到话题。其实不是我不孝顺,我是真的跟父母不知道聊什么。

和父母的关系会变得疏远,就像鸟儿离巢独自去觅食一样,它是必然的一种经历。但如果小时候只顾着忙工作的事情,而疏于对孩子的照顾,让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一旦孩子长大到青春期以后,跟父母的关系就属于“白开水式亲情”,只有血缘关系,没有太多感情注入!

3微信搜索蝶变志愿小程序:免费查2024录取分数线

扫描下方二维码,不要钱的分数线、院校库查询工具打开即用

免费使用新高考志愿填报模板、免费获取一分一段表

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三网公众号

《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立即下载
    展开全文
    下载本文

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

新疆
理科
文科
    
测一测能上的大学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高考新闻 更多内容

验证码错误!

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

新疆
理科
文科
    
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

选择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填写您的高考信息 ×
考试地区
预估分数
智能推荐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