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高考新闻 > 正文

三省一区30万大学生可跨省跨校修读 具体情况是什么

2021-06-21 14:34:23文/李傲
输入分数,测一测能上的大学
测一测

根据最新消息,三省一区30万大学生可跨省跨校修读,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三省一区30万大学生可跨省跨校修读 具体情况是什么

1三省一区30万大学生可跨省跨校修读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三省一区)教育厅日前联合印发文件,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聘、协同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构建三省一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据悉,在加强学生联合培养方面,三省一区高校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交叉学科。协同开发精品课程、案例、教材等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开展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以及学科专业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完善校际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30万名大学生可跨省跨校修读1000门精品课程。

三省一区将开展教师互聘交流活动。通过省际、校际教师互聘、干部挂职、跨校组织创新团队等方式,实现500名高水平教师省际校际互聘交流,解决高校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在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教师培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毕业实习指导等方面加强合作,提升区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此外,三省一区还将在高校协同创新、国际交流方面开展合作,包括打造一批高水平重大科研平台,打破省际、校际壁垒,实现平台资源共享;联合申报重大项目,协同攻关,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三省一区将组建跨学科专业联盟30个左右、校地校企研究院50个左右、跨省跨校高水平教学团队100个左右。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实施三省一区来华留学计划,与东北亚、“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建立高层次教育合作项目30个左右。

2大学生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一第一步:

首先,了解自己的专业,看自己是不是有喜欢,如果不喜欢就要尽早考虑,转专业或者选修第二专业。其次,利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或者有目的地兼职初步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另外,多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询问就业情况;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辅助自己的学习。

大二第二步:

首先,利用好暑假时间,到就业相关的岗位上,增加实践能力。了解工作相关环境和对能力的要求。其次,你用比较短的假期以及周末,选定3到5本,有实战经验作者写的专业相关书籍,加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紧跟专业知识的发展潮流。另外,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通过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比如,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或者加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大三第三步:

首先,要对就业的行业、职业、公司以及具体岗位进行了解。尤其要注意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要让自己大三的具体行动方案跟企业的用人标准对接。另外,可以通过在知乎上进行回答,或者是在自媒体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

大四第四步:

首先,根据最新的企业用人标准,对前三年的准备作一个总结,如有差距,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其次,锁定3到5家具体的就业公司。了解他的具体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发展空间以及业务经营情况。另外,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并了解实际的人才市场情况,通过非目标性公司的面试,预习或模拟面试。最后,为参加锁定目标企业的面试做好准备,包括简历着装,以及一些技巧。同时要准备好,另外的补充、备选目标。

3微信搜索蝶变志愿小程序:免费查2024录取分数线

扫描下方二维码,不要钱的分数线、院校库查询工具打开即用

免费使用新高考志愿填报模板、免费获取一分一段表

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三网公众号

《三省一区30万大学生可跨省跨校修读 具体情况是什么》
立即下载

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

新疆
理科
文科
    
测一测能上的大学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高考新闻 更多内容

验证码错误!

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

新疆
理科
文科
    
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

选择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填写您的高考信息 ×
考试地区
预估分数
智能推荐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