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和赏析
2020-01-29 10:09:11文/叶丹古诗意思: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整体赏析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在《札朴》中对这一句有很高的评价。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 早发白帝城的写作背景及原文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
2020-10-24 - 早发白帝城古诗全文及赏析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创作的。这首诗是...
2020-04-23 - 早发白帝城的写作背景及原文翻译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
2020-02-05 -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解读及原文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
2020-02-04 -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及原文
意思是: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
2020-01-27 -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和赏析
全诗的意思: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
2020-01-26 -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
意思: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
2020-01-14 - 早发白帝城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
2020-01-08 - 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
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2020-01-07 -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
早发白帝城意思: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
2019-12-23 - 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及原文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
2019-12-23 - 早发白帝城原文及翻译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
2019-12-21 - 早发白帝城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
2019-12-21 - 专科工资高的十大专业 哪些专业有前景
专科工资高的十大专业有哪些,什么专业有前景,小编整...
2021-03-26 - 美术生大学四年花费多少 贵吗
美术生大学四年花费多少,贵不贵,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
2021-03-26
点击查看 高中语文古诗词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