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分类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2021-12-03 13:51:15文/丁雪竹简答题(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忠恕”是仁的具体化。“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义”即“宜”。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智”,即聪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信”,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至两汉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来。尽管后世儒家对“五常”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孔子的观点一直是他们阐说的根基。
对“仁”“义”“礼”“智”“信”诸范畴的阐发,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不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后者才是人不同于万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德”、董仲舒的“五常”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五常”摆脱了时空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适性,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学说、文化碰撞不断,比如延续两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学说的对立与斗争,元、清两代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佛教传入后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撞等等。但正是因为有了像“五常”这样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才具有无比强固的凝聚力,能容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将产生于不同生活习俗和社会环境乃至于文明背景差异极大的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于一个极富弹性的文化结构之中。
今天,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不只是认识它曾经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还应将它作为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浇灌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
(摘编自景海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的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最大。
B.“仁”“义”“礼”“智”“信”被合称为“五常”是在汉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们就已广泛流行,并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同。
C.作为品德的“仁”,原意是“爱亲”,而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使“仁”突破了血缘系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社会普遍遵守的原则。
D.在“礼”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阐释可能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揭示了人的道德属性。
B.孔子将“仁”视为做人的原则,把“忠恕”当作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忠”和“恕虽然有异,但都强调将心比心,为人着想。
C.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但又认为不能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而应让礼植根于仁,这种轻仪式重内涵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因为有以“五常”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但没有在与不同文化的冲撞中崩解或变质,反而能将众多文化融汇其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常”观念的聚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孟子的“四德”观应该对董仲舒“五常”观的提出有重要的影响。
B.“五常”的“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儒家学者将“仁义礼智信”视为恒常不变之道,表明他们认为这五个范畴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属性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
C.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不同学说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其中,以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激烈,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
D.“五常”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也有实际意义,比如,能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传播爱心、恪守底线、重视诚信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____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____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____,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浞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5分)
译文:
⑵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5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8——9题。(11分)
从军北征从军行(其四)
李益王昌龄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两首边塞诗各自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9.这两首诗,首句意象、意境相似,在诗中表达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水汪汪的眼
朱以撒
对于深度的认识,我不是从书本开始的——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很难领会数字给予的启蒙,譬如我们身处海平面多少米。家园中曾经有过的三眼汪汪的古井,如同三枚饱满滋润的水印子,钤盖在我敏感的皮肤上。
井的出现使我对于深度有了抚摸的可能。间接地通过井绳,与深井接触。平静的水面,随着邻里结伴汲水,三四个小木桶此落彼起,烂银子似地荡漾波光。甚至在早睡的梦里,还能听到大人们借着洁白的夜色浇灌、木桶击水或者桶帮与井壁磕碰的声响。一眼古井,经过漫长时日的打磨,已经泰然与人亲和,不需要后人特意花费心机护理。轻松地享用,减少了人们对古井的牵挂——人的本性通常如此,譬如那些会讨会要咋呼不休的人,往往得到满足;而斯文缄默者总是被人淡忘。“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贬低的口吻里,分明涉及了井的固有状态,它狭窄如眼,缺乏宏大的格局和开阔的气派。只有与古井为邻的人才知道,古井的周围远比其他地方翠绿和润泽,有一缕草浆汁水的生生气息在井栏边无声漾开。没有人去追问井的来源,对于清亮照人的水和井内黑暗下去的视线,即便不联想纷起,却没有一个人表示贪欲——共同拥有,人们的心态都平静得如同井内的水。
时日在井底下流逝。当年的锋棱锐利已经成为钝拙,曾经崭新的色泽变得泛黄,一些黧黑的苔藓,星星点点地附在井壁上,让人一眼望去发出井已老矣的感叹。冬温夏凉,井水在浑然无声的节候里默契转换。这样的井是苍天幽深的眼神,水汪汪地参透一切天机世相。不能如愿的井让人难堪。当初那位手执罗盘看风水的人已经走远,掘到底才知道——问题来了。有的井水量涓滴;有的则过于充沛,溢出不止;还有的不可食用。一眼井让人失望了,必然果断填埋。掘出来的土才见到阳光,又匆匆返回潮湿的地下,堆挤压实。这时主人庆幸的是,好似一个出了瓶子的魔鬼,又被计谋引回——一个生命在瞬间夭折。这样一来,直到现在仍然使用的井,它的生命质量令我们感佩莫名。
如果不是有意填埋,一眼井的年龄要远远超过一个人、一个时代。深邃的井让人想起同样长久的大树,一个向下延伸,一个朝上生长。巨大的树干让人联想起浑圆的井口和向下延伸的黑幽幽的井道。如果不是雨水落入井内,或者风掀动树枝,安静是它们的共同语言。干枯的井令人想起干枯的树,意味着生命已经走远,只是残骸遗留。古井的命运比古树更为悲怆,它甚至就成了垃圾倾倒的场地,远远不如枯树在烈焰中焚化快慰。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高楼越来越多,古井必然越来越少。____。即使是幸存的井,井沿上已很少汲水的印记,人们只需两个手指头轻轻捻动精致的水龙头,水便喷涌而出,一种姿势从此消失。
曾经水井密集的村庄,大片大片地迁移走了。时代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不安地移动。整个村庄搬得彻底干净,车运马驮,手提肩扛,甚至一些破烂用具也因为车厢尚有空隙登上了旅程。在搬不动的物品里,井是最典型的,没有谁能把它移走。是人遗弃了井,还是井背离了人?当人们在新的居所,品着茶,觉出口味不对,才会想起丢在荒村中的井如何甘美,想起曾经过往的日子,想起井沿边的许多故事。不必设置悬念,一口与自己童年、少年每日相伴的古井,那种清新,连同水汪汪的神秘,已经沁入体内,纵使远走高飞,怀乡的主题如新月一般静静升起,也就是从不变的古井开始的吧。爱迁徙的人与移不动的井,如长风之于古树,不能互相厮守是一种必然。只能这么去面对了,____。
那些对于古井,不,就是对于一般的井也一无所知的少年,和那些曾经享受着绠汲之乐的少年相比,
体验中肯定缺失了一个空间。一定会有些人在拨弄着便利的水龙头时,会在自己回眸的角度里,看到地下的
潜流正在深处发出渴望的冲动,期待着涌出,重新成为生活的甘霖——我们所说的美感,一口井也足够赐予
我们的了。
——(选自《中国精短美文》)
11.第二自然段写到井,其中写到人们对井的淡忘和“坐井观天”等对井“贬低的口吻”,这样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塑造井的形象有什么好处?(6分)
12.从艺术表达的角度鉴赏文中两个画线句。(5分)
⑴许多高楼底下就是被填埋结实的井,发不出丝毫呜咽。(2分)
⑵当一眼古井孤零零地停留在荒村里,倒映着孤月,它的凄美将使我们更加怜爱。(3分)
13.纵观全文,作者以“水汪汪的眼”为题,有哪些隐喻意义?请分条作答。(6分)
14.这篇散文的结尾耐人寻味,试作简要赏析。(8分)
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0.补写下面名篇名句。6分
1《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感慨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诗句是“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两句阐明了人们懂得道理有早有晚、专业各有所长的道理。
18.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①____,所以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为了记忆方便,②____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由于综合了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所以在普遍使用公元纪年的现代社会,③____。
19.下图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家庭年”的标志,标志的圆形背景颜色为绿色,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标志寓意。要求予以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6分)
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①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有人还希望过着古代隐士那____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②在对待叙利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____,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互相借重的一面。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经历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____的诚信精神。
④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____,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的意境。
⑤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____,一举将他们全部缉拿归案。
⑥奥巴马此次企图以贸易保护来维护美国本土企业的利益,却走上了一条极端的道路,从长远来看无异于____。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著名作家格非的《春尽江南》将视角对准了当下中国的精神现实。主体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而叙述所覆盖的时间跨度则长达二十年左右。
B.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其遗嘱中最初设立了五个奖项是医学、物理、化学、文学和和平奖,并于1901年开始颁发,经济学奖不在其列。
C.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经营。
D.综艺节目《中华百家姓》用姓氏作纽带,以亲情和地缘的家族文化为载体,激活了全体华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共同情感。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__是一种误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勇于实践,__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摒弃功利性__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__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A.A
B.B
C.C
D.D
书面表达(本大题共____分。)
在非洲一些国家的公园里,许多游客为了安全,常常坐在一个有铁笼子的大车棚里观赏风景。车外是一群凶猛威武的野生动物。如果没有这个笼子的保护,恐怕游客会被这些凶猛的动物所伤害。在这么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要么将伤人的猛兽关进笼子里,要么将游人放在笼子里,否则,必有一方受到伤害。
答案
简答题
- D2.C3.C4.B5.A6.D
7.(1)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
(2)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侯蒙回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敌做的事情。”(得分点:谕、要、进各1分,句意2分)
8.李诗表达了从军将士对故乡的思念。2分;“偏吹”二字表明很多人都在吹奏《行路难》这首悲凉哀婉的曲调,折射出将士行路的困苦和背井离乡的悲伤;“一时回首”共同望月,怀乡思亲,动作之齐整表达了将士思乡之情的浓烈。写出任意一点给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王诗表达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不畏艰苦,誓死杀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2分;黄沙百战,金甲穿破暗示了战争的激烈频繁和将士出生入死的情形;不破楼兰终不还以誓言表达了他们报效国家的豪迈之情。写出任意一点给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作用是不同的。1分。李诗首句交代了行军的地域季节和气候,写出了环境的苦寒,营造了荒凉悲怆的氛围,正面烘托征人的思乡之情。王诗首句既写出戍边环境的艰苦,又营造了迷茫暗淡悲壮辽阔的意境,还暗示了战争局势的紧张压抑,与将士们高涨的爱国热情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将士不畏艰难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10.这是一种似贬实褒、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2分)这样写,突出了古井平静低调、默默奉献的精神(2分)以及它坚守自我、润泽周边、心气开阔的品德。
11.(1)用拟人手法描绘出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古井被彻底毁灭,毫无生机的惨状,作者深感痛惜和无奈。(2分)
(2)用拟人和映衬的手法突出乡村古井在时代变迁中被无情遗弃和冷落,所有的故事和思念停留在荒村,只有明月相伴,更显古井的处境孤独凄凉及作者怜爱之心。(3分)
12.①“水汪汪的眼”是古井水清照人、润泽万物的生动写照;②是伴随时间流逝、见证世事沧桑的形象描述;③是备受人类冷落不忍退出生活舞台的心灵外化;④也是作者感叹时代变迁、同情古井悲惨命运的一双泪眼。(6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13.少年与井相伴的生活体验是人生难得的财富,为未来奠定了基础;这些人如今面对便利的水龙头,不仅会怀想往日的井边生活情境,还会激发他们对未来美好新生活的渴望和期待;同时也呼吁人们要保护古老淳朴的传统文化;由往昔到眼下到未来,由井及人,升华了主题;由实到虚,使文章摇曳生姿。(每点2分)
填空题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5.①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关系密切②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诀③它仍能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回答一句得1分,回答两句3分,回答三句5分。
16.构图要素:该标志图案要素是房顶和心,房顶代表家庭,心代表爱,绿色代表生命。4分寓意:人们用生命和爱心去建立温暖的家庭。2分
单选题
17.C18.D19.B
书面表达
20.
略
解析
简答题
1.D偷换概念,对原文其字理解错误。“其”不是指代“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而是指留传到周公时代的“礼”。“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但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损益”后,到周公时,“礼”不可能只是“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了。
2.C曲解文意,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错误,孔子反对把礼仅仅看做形式化的东西不是针对周礼而言的,也不意味着周代的礼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
3.C无中生有。
4.根据前后语境可看出“江以”“官军”“其”作主语,应分别在之前停顿,“今”表时间,应停顿,“不若表假设应停顿。
5.A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6.侯蒙没有建议改革币值,他是确实不知情,才斥责主管官吏
7.第一句得分点:无庸、辱、第各1分,第二句得分点:谕、要、进各1分。
8.抓住诗句中“偏吹行路难”月中“看黄沙百战”、“不破楼兰”等作答。
9.这两首诗首句都是环境描写,环境的作用是渲染,但渲染什么要结合下面诗句的意思。李诗是写战士思乡的,王诗写戍边战士的杀敌豪气的。
10.对表现手法的分析是有难度的,但联系全文,文本最终是赞美古井的,“欲扬先抑”的手法就很明显了,还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1.这是个常规化的题目,一般从修辞、用词、句式等方面考虑作答,但要结合具体句段分析,更要重视对表达效果的分析。如第(1)句中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写出了井的痛苦,更表现出作者的痛惜之情。
12.从散文题目的类型和作用角度分析。本文标题是文章写作的对象,也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关键词“眼”,水井一般都用量词“眼”修饰,从“眼”的“所见”考虑。
13.所谓耐人寻味,就是它的深意,现在少年人“体验的缺失”引出的是对传统事物及其所寓含的文化的缺失的思考,有升华主题的作用。但题目要求的是赏析,即对“好在哪”的分析。
填空题
14.准确理解语境意思。
15.本标志的构图要素比较简单,但是分析时还是需要发挥想象力,题干中既然给出了标志背景为绿色,答题时应结合这一信息进行分析。分析寓意时还要结合题干中“国际家庭年”的提示。
单选题
16.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此处用错;顺风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此处用错;苦心孤诣指对某件事用心,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按途索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用错。
17.A不合逻辑,去掉“左右”,B句式杂糅把了改成的;C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取消没有宾语,在销售后面添加“的规定”;
18.根据⑤中的前面结果,后面原因的关系可以排除AC;根据⑥中的假设关系和“也”可以排除D;
书面表达
略
- 2022安徽专科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在安徽专科大学排名中,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排名第1...
2021-12-02 - 2022安徽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想要报考安徽的大学,首先要了解安徽各大学的分数线及...
2021-11-25 - 2022安徽一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想要报考安徽的大学,首先要了解安徽各大学的分数线及...
2021-11-25 - 2022年安徽美术联考素描考题公布
2022年安徽美术联考素描考题已经公布,小编整理了...
2021-11-24 - 2022年安徽美术联考速写考题
2022年安徽美术联考速写考题已经公布,小编整理了...
2021-11-24 - 2022年安徽美术联考色彩考题
2022年安徽美术联考色彩考题已经公布,小编整理了...
2021-11-24 - 2022年安徽美术联考考题 考试内容是什么
2022年安徽美术联考于2021年11月21日举行...
2021-11-22 - 2022安徽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准考证打印时间 什么时候打印
2022安徽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准考证打印时间:我...
2021-11-20 - 2022安徽美术联考人数公布 多少人考试
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消息,2022年安徽艺术...
2021-11-16 - 2022年安徽美术联考准考证打印时间
我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专业统一考试模块四、...
2021-11-16 - 2022安徽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时间 什么时候考试
安徽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在11月29日开始,具体来...
2021-11-16 - 2022安徽艺术类专业统考准考证打印时间 什么时候打印
安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专业统一考试模块三、...
2021-11-10 - 2022安徽各高校寒假放假时间 几号放寒假
2022安徽各高校寒假放假时间在1月份左右,小编整...
2021-11-03 - 2022安徽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安排最新公布
安徽马鞍山,27天。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假期从1...
2021-11-02 - 2022安徽高考报名网址及入口 什么时候报名
2022安徽高考报名时间:2021年11月1日8时...
2021-10-30
点击查看 安徽高职单招 更多内容